二连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建成“通达俄蒙的国际化、现代化口岸城市”的目标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祖国北疆谱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强化思想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政治根基。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出台《二连浩特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将主线要求深度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干部教育轮训计划,在党校主体班次中全面设置专题课程,累计培训党员干部3000人次,切实提升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能力,确保新时代二连浩特市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二、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高标准打造国门展厅、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2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及14处“石榴讲堂”,构建起实体化宣教矩阵。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分众化宣讲360余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乌兰牧骑创作34部优秀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关怀。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发布相关信息千余条,建设主题街道、公园、广场等9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传承,深化“童语同音”计划,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夯实文化认同根基。
各族居民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锻炼,体育运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三、聚力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物质基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推动中蒙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战略资源进口,2024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2105.5万吨,创历史新高。互市贸易落地加工额超6亿元,实现产业“破冰”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实施肉牛养殖、骆驼产业、民宿旅游等20个特色项目,创新“嘎查+企业+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全市嘎查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720万元,实现翻番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推进中蒙跨境生态合作,为美好生活增添绿色底蕴。
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在二连浩特市落地加工(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四、促进融合共享,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深化户籍改革,优化流动人口服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融入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高质量完成“温暖工程”等民生项目。深入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打造特色文旅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22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44.5亿元。积极推进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与区外10余所学校结对,三年开展活动200余场,覆盖青少年超万人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8+N进”示范点建设,深化跨区域联创共建,与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联合开展成果汇报演出,生动讲好“一市两旗”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汇报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五、创新社会治理,助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持党建引领,将民族事务治理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社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协同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风险防范与矛盾化解,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打造口岸边境多级联动管控、“五治融合”平安社区等治理品牌,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二连浩特边防大队民警和巡边员联合巡边踏查(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二连浩特市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凝聚奋进力量,守护北疆安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口岸绚丽绽放,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口岸力量。
主办: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二连浩特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25010034 蒙ICP备06004680号
蒙公网安备15250102000125号 联系电话:0479-7511517
邮箱:elzwgk@163.com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10-16 09:20
来源: 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
朗读二连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建成“通达俄蒙的国际化、现代化口岸城市”的目标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祖国北疆谱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强化思想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政治根基。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出台《二连浩特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将主线要求深度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干部教育轮训计划,在党校主体班次中全面设置专题课程,累计培训党员干部3000人次,切实提升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能力,确保新时代二连浩特市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在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二、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高标准打造国门展厅、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2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及14处“石榴讲堂”,构建起实体化宣教矩阵。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分众化宣讲360余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乌兰牧骑创作34部优秀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关怀。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发布相关信息千余条,建设主题街道、公园、广场等9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传承,深化“童语同音”计划,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夯实文化认同根基。
各族居民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锻炼,体育运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三、聚力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物质基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推动中蒙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战略资源进口,2024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2105.5万吨,创历史新高。互市贸易落地加工额超6亿元,实现产业“破冰”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实施肉牛养殖、骆驼产业、民宿旅游等20个特色项目,创新“嘎查+企业+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全市嘎查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720万元,实现翻番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推进中蒙跨境生态合作,为美好生活增添绿色底蕴。
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在二连浩特市落地加工(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四、促进融合共享,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深化户籍改革,优化流动人口服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融入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高质量完成“温暖工程”等民生项目。深入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打造特色文旅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22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44.5亿元。积极推进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与区外10余所学校结对,三年开展活动200余场,覆盖青少年超万人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8+N进”示范点建设,深化跨区域联创共建,与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联合开展成果汇报演出,生动讲好“一市两旗”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汇报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五、创新社会治理,助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持党建引领,将民族事务治理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社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协同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风险防范与矛盾化解,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打造口岸边境多级联动管控、“五治融合”平安社区等治理品牌,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二连浩特边防大队民警和巡边员联合巡边踏查(图片来源:二连浩特市民委)
二连浩特市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凝聚奋进力量,守护北疆安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口岸绚丽绽放,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口岸力量。
主办: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525010034
蒙ICP备06004680号 邮箱:eldzzw@163.com 联系电话:0479-7523179
承办:二连浩特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152501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