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根据《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一城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一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一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蟑螂、蚊、蝇)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针,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鼠、蟑螂、蚊、蝇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水平,有效预防病媒生物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单位责任,保证工作经费。使鼠、蟑螂、蚊、蝇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遵循“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鼠、蟑螂、蚊、蝇栖息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鼓励有害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PCO)以市场化形式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三)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病媒生物宜孳生栖息的重点单位场所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
(四)根据《病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工作资料完整,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印发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蟑螂、蚊、蝇)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市各部、委、办、局、社区、边合区管委会、格日勒敖都苏木、驻市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现将《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蟑螂、蚊、蝇)防制技术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文件,贯彻落实。
附件:1.关于印发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2.关于印发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蟑螂)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3.关于印发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蚊、蝇)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二连浩特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5日
附件1
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防制技术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病媒生物防制的总体部署,进一步预防、控制和消除病煤生物的危害,确保二连浩特市建城区病媒生物(鼠)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按照《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一城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一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一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等相关规定,结合病媒生物生长规律,采取\u201C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u201D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针,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鼠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水平,有效预防病媒生物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单位责任,保证工作经费。使鼠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遵循\u201C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u201D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鼠栖息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鼓励有害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PCO)以市场化形式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三)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病媒生物宜孳生栖息的重点单位场所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对重点单位建立和完善防鼠设施。
(四)根据《病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工作资料完整,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防制范围
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餐饮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店)、医院、机场、口岸、火车站、汽车站、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工业园区、文化娱乐场所、公厕、下水道口、垃圾中转站及公共部位的公园草坪绿地、林带、广场、天鹅湖两岸和公共铁路沿线等地。
四、防制标准
GB/T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1.城镇
(1)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
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7%;
B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
C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
(2)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
A级:鼠迹阳性率小于或等于1%;
B级:鼠迹阳性率小于或等于3%;
C级:鼠迹阳性率小于或等于5%。
(3)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
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
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
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
2.单位
(1)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15平方米折算为1间)
A级: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3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
B级:房间数2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2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
C级:房间数10间以下的单位防鼠设施完全合格,10间以上的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
(2)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
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6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
B级:房间数3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3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
C级:房间数20间以下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为0,20间以上的单位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
(3)外环境鼠密度: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等鼠迹。
五、防制技术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鼠防制重点范围主要是城区各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宾馆、餐饮店、单位餐厅、食品超市、熟食副食店、农贸市场、粮库(店)、医院、车站、居民区以及公共绿地、绿化带、管道地沟,垃圾转运站等场所。
鼠类防制措施主要是通过设立完善防鼠设施,搞好室内外卫生,杜绝鼠类的食物、水源和隐藏条件,利用限制因素降低容鼠限量,达到控制鼠密度的目的。
1.环境防治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鼠类栖息场所。
A、室内经常保持整洁,所有物品摆放要合理,易于清理,不留死角。
B、室内物品要经常整理检查,防止长期不动的杂物中有鼠营巢,填塞无用的孔洞、缝隙。
C、不给留有隐藏之所。地面保持洁净,不留鼠类可食之物。
(2)完善防鼠设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宾馆、酒店、粮库(店)、单位食堂、餐饮店等重点单位,防鼠设施必须达到以下标准,其他单位重点部位也应达标。
A、室内下水道和排水沟出水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子缝小于10m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小于10mm,且无缺损,地漏加盖。通向外环境管道要有挡鼠网防止进入室内管道。
B、食品库房的门和厨房操作间朝外环境开向的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300m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60cm。其门窗要合缝,间隙小于6mm。
C、位于地下室或第一层楼的厨房操作间窗户及通气或排气孔,要加装铁丝网,网眼为6mm×6mm。如窗户不常开且加装防鼠网有碍观瞻,可不受此条限制。
D、室内所有孔洞、缝隙以及各类管道和电缆进出室内的孔洞要用水泥等材料封堵。
E、能保证防止鼠类进入室内的其它防鼠设施。
2.物理防制
室内可以采取粘鼠板,捕鼠笼、鼠夹、电子捕鼠器、超声波驱鼠器等物理方法常年进行经常性灭鼠。鼠夹、鼠笼等要间隔替换灭鼠,平时可每月交替使用,起到巩固灭鼠成效作用。布放回收物理灭鼠器材应有专人负责,防止人员发生安全事故。
3.化学防制
为保证安全有效地开展药物灭鼠,全市必须做到统一鼠药种类、统一投放时间、统一投放方法,灭鼠药的采购、保管、投放应有专人负责,并保留购药凭证和投放记录。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1)鼠药种类及选择:统一使用溴敌隆灭鼠剂,使用颗粒毒饵和蜡块毒饵2种剂型,颗粒毒饵主要投放在外环境、单位、居民区室内、蜡块主要悬挂于下水道。(2)灭鼠毒饵站:单位、居民区、公共场所、绿化带等外环境、农贸市场等场所室内应建有一定数量的灭鼠毒饵站,定期投放灭鼠药,灭鼠毒饵站宜建在室外墙根、屋角、绿化带等鼠类容易出没的地方,用水泥固定,长期使用,居民小区、外环境,设毒饵站(保护半径50米)。
(3)投饵方法:毒饵要尽可能放在鼠洞口或鼠经常出没的场所,以增加鼠的取食率,一般沿墙壁下脚投放,每隔5-10米投一堆,每堆10-20克,如果鼠密度高时可缩小间距。需要经常性投饵的场所应使用毒饵盒。投饵后每日检查取食情况,补充消耗的毒饵,灭鼠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死鼠,及不需保留的残饵。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各行业监管部门要把病生物监测工作作为病媒生物防制和防止疾病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按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2.建立组织,完善队伍。要切实负起责任,选派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病媒生物监测检查工作,监测人员要相对固定。
3.保障经费,落实措施。要落实病媒生物防制经费,保证药械采购和防制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经费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4.大力宣传,广泛动员。要充分利用会议、墙报、宣传栏、宣传单、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开展宣传,积极推广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和经验,广泛动员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除害防病工作,同时做好安全施药和有效防护的宣传,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5.统一标准,严密监测。病煤生物防制工作要做到统一计划、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药物,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要严格按照《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选点、监测,按时上报,做到监测方法规范、科学、数据准确,不得弄虚作假,确保监测质量。
附件2
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蟑螂)防制技术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确保二连浩特市建城区病媒生物(蟑螂)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水平,按照《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等相关规定,结合病媒生物生长规律,采取\u201C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u201D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针,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蟑螂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有效预防病煤生物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总体要求
(一)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单位责任,保证工作经费。使蟑螂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遵循\u201C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u201D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蟑螂栖息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三)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贸市场、酒店、宾馆、洗浴、理发店、居民区、背街小巷等病媒生物适宜孳生栖息的重点单位场所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对重点单位建立和完善防制设施。
(四)加强病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工作资料完整,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防制范围
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
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居民小区、\u201C六小\u201D行业、建筑工地、工业园区、文化娱乐场所、公厕、下水道口、垃圾中转站及公共部位的草坪绿地、林带、广场、天鹅湖和公共铁路沿线等地。
四、防制标准
GB/T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
1、城镇
(1)成若虫侵害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1%;平均每阳性间(处)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5只,大蠊小于或等于2只;
B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C级:蜚蠊成若虫侵害率小于或等于5%;平均每阳性间成若虫数小蠊小于或等于10只,大蠊小于或等于5只。
(2)卵鞘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1%,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2只;
B级: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2%,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4只;
C级:蜚蠊卵鞘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平均每阳性间(处)卵鞘数小于或等于8只;
(3)蟑迹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3%;
B级: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5%;
C级:蟑迹查获率小于或等于7%;
2、单位
(1)成若虫侵害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为0,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1间;
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1间,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3间;
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侵害房间不超过5间;
(2)成若虫卵鞘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为0,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1间;
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1间,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
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卵鞘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
(3)成若虫蟑迹查获率分为以下等级:
A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为0,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
B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2间,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
C级:房间数60间以下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3间,60间以上的单位蟑迹查获房间不超过5间;
五、防制技术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蟑螂防制重点范围是饮食业(饭店、食堂、蛋糕店、食品加工、食品超市、副食店),服务业(宾馆、洗浴、理发店、招待所、集贸市场、医院)和居民住宅等地。
蟑螂防制主要通过消除或减少蟑螂的食物来源和孳生场所,预防蟑螂从外界进入室内,达到控制蟑螂危害的目的。
1、环境防制
主要通过消除或减少蟑螂的食物来源和孳生场所,预防蟑螂从外界进入室内,达到控制蟑螂危害的目的。
(1)保持环境整洁,清除垃圾、杂物,清理卫生死角,清除蟑迹。
(2)封堵无用的孔洞、缝隙,尽量减少蟑螂的栖息场所。
(3)食品、水源的管理;及时清理散落、残存的食物,减少蟑螂取食,饮水的机会。
(4)坚持对进货的检查,清除夹带的蟑螂和卵荚。
2、物理防制
(1)粘捕:使用市售的蟑螂屋、粘蟑纸,放置于蟑螂经常活动的地点诱杀蟑螂。由于蟑螂有聚居习性,粘捕到蟑螂后不要将粘蟑纸丢弃,仍可有效诱捕更多蟑螂。
(2)高温杀灭:适合食堂、厨房、操作间等场所,用开水或蒸汽直接灌入可能隐藏蟑螂的缝隙和角落烫杀其中的蟑螂和卵鞘
3、化学防制
使用化学杀虫剂杀灭效率高,使用方便,适合大面积应用,但长期使用后蟑螂产生抗药性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应引起注意。
(1)滞留喷洒:农贸市场、超市、酒店、宾馆等场所,蟑螂密度较高时,应使用滞留喷洒方法灭蟑,快速降低蟑螂密度。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喷洒,按产品使用说明方法配制。
药物喷洒要突出重点。例如厨房、操作间、餐厅,食品加工间。食品仓库、副食店等房间,垃圾存放处、地下室。下水道、厕所等特殊场所,食品加工台下、餐桌底下、杂物堆、水池(槽)底下,下水道口、阴井以及各种各样孔洞、缝隙等部位为施药重点。总之,只要是蟑螂可能栖息、觅食饮水的地方,都是喷洒重点。喷洒之前务必收藏好食品以免受到污染。为了防止蟑螂逃跑和进入,可先在门窗及其它通道口四周喷洒宽约40厘米的药带,当蟑螂通过药带接触药物就会死亡,然后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进行喷洒。使用喷头可调节的喷具。喷洒孔洞、缝隙时,调节喷头使药液喷出成线状以便药液喷入深处;处理地面时喷出的药液可呈扇形状。喷洒完后关闭门窗、排风扇1小时,间隔半个月后再补充喷洒一次。
(2)胶饵诱杀:可选用生物杀蟑胶饵
诱饵诱杀可作为居民室内、不宜采用药物喷洒的宾馆、酒店、医院病房等场所灭蟑的主要手段,胶饵使用务必遵循\u201C量少、点多,面广\u201D的原则,即在一间房内投毒点多,每个点用药量少,分布面广。用于蟑螂活动较多的地点,如:灶台下缝隙及凹陷处,厨房的水池下,橱柜内,抽屉背面接缝处,瓷砖的缝隙处等等。蟑螂较多的地点每平米施药不少于4个点。施药后毒饵上不要喷杀虫剂,以免蟑螂拒食。蟑螂密度高时也可以先进行滞留喷洒灭蟑,1周后再采取胶饵诱杀。
(3)灭蟑饵剂诱杀:室内还可选用粉剂、颗粒等其它剂型的灭蟑饵剂,与胶饵联合使用。
(4)烟雾熏杀:未封闭的垃圾楼道、下水道等较大、较密闭场所采用灭蟑烟雾剂灭蟑,其扩散性,穿透性好,杀伤面积大,功效高。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各行业监管部门要把病媒生物监测和消杀工作作为杀灭蟑螂和防止疾病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按要求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2、建立组织,完善队伍。要切实负起责任,选派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病媒生物监测检查工作,监测人员要相对固定。有条件的可聘请专业的消杀公司服务。
3、保障经费,落实措施。要落实病媒生物防治经费,保证药械采购和防治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治经费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附件3
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蚊、蝇)防制技术方案
城市蚊蝇综合防制是以治理蚊蝇孳生地为主,并结合其它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物理机械防制和法规防制等)一套系统的综合防制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蚊蝇密度的效果。
一、蚊的防制
(一)彻底清除孳生地:蚊虫的防制方法主要是清理孳生地。
1.翻瓶倒罐
蚊幼虫的孳生离不开水,只要彻底清理无用的积水或盛水容器定期换水,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防制效果。
2.填平低洼
将裸露街巷等低洼处填平,防止存留积水。
3.疏通
包括有效疏通沟渠、河流,雨水道口、楼房雨搭,减少积水。
4.大中型水体,景观水体可以通过养鱼的方法进行有效防制。
5.处理轮胎
游船、幼儿园的轮胎可用打孔,切割等办法,避免形成积水;汽车修理厂,公共汽车停车场(或总站)应将轮胎放入房间或遮盖,防止轮胎内积水形成。
6.清除遮雨用塑料布凹陷所形成的积水,清除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以及泡沫箱积水。
7.在不影响排水的情况下在下水道口安装防蚊闸。
(二)杀灭幼虫
对于既不能除又不能养鱼的水体,如部分大中型水体、下水道口,可使用灭蚊幼生物制剂和化学药物,如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及灭蚊幼缓释剂。
(三)成蚊的化学防制
树林、竹林、公园、废品收购站、工地等成蚊密度高的场所,除清理积水外,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使用超低容量喷雾。
2.使用热烟雾:适用于树林,竹林等,在人员稀少的树林或行林可使用喷烟机。
3.使月绿篱技术:适用于灌木、草丛,主要用来杀灭栖息地的成蚊。方法是特制杀虫剂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杀虫剂与植物叶面的蜡质层结合,相对固定,不怕风吹、雨淋,持效期延长。
4.室内使用气雾罐或蚊香
5.超低容量喷雾使用注意事项
(1)顺风方向实施喷雾:在对外环境进行喷雾时、应从下风向开始顺风实施喷雾,除了利用粒子的飘移外,可避免操作人员和喷雾器具受到杀虫剂的污染。
(2)选择适宜的喷雾时机:实施超低容量喷雾时尽可能在傍晚或早晨进行,此时,大气处于逆蒸状态,可延长杀虫剂粒子在空中悬浮的时间,增加杀剂粒子与飞行昆虫接触的机会,提高杀虫效果。
(3)喷雾时机与防制对象的活动习性相结合:在蚊虫,蝇类处于活动高峰时喷雾,可增加与杀虫剂粒子接触的机会,在防治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傍晚活动的蚊虫时,应在日落前后1小时实施处理或早晨处理;在控制白纹伊蚊等白天活动的对象时,应在白天实施喷雾处理,最好在上午8点以前,建议删除17点以后。
(4)外环境风速太大时不能使用:风速不超过5米/秒(不超过3级)。
(5)使用超低容量制剂: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时,应配合使用超低容量制剂,不能使用乳剂、酊剂、胶悬剂等。
(6)计算喷雾移动速度:根据用药剂量,流量、喷幅计算喷雾移动速度。
二、蝇类的防制
(一)彻底清除蝇类孳生场所
1.清除垃圾:环境治理是蝇类防制中的主要措施,彻底清除散落垃圾,包括宠物粪便、腐烂果菜,生活垃圾等。
2.垃圾及时清运:生活垃圾要力争做到早封存、早清运。
3.垃圾桶、垃圾车要一清到底,保持底部干净,无陈旧的残余垃圾。
4.垃圾桶和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池内要定期一清到底,不留残余垃圾,外围周边要彻底清理,避免蝇类孳生。
(二)建立防蝇设施(室内)
1.餐饮店、食堂、餐厅等重要场所,防蝇设施要完善,如纱窗、纱罩、纱门、门帘及风幕机等防止绳类侵入室内。
2.熟食销售点,糕点销售点防蝇设施要完善,所有直接入口的食品不能暴露销售,必需安装防蝇防尘罩等,尤其是农贸市场。
3.使用灭蝇器械灭蝇:用于餐厅、后厨等
4.安装捕绳笼:适用于垃圾桶、垃圾中转站边,食堂门口等外环境灭蝇。
5.粘蝇条(纸):将粘纸悬挂于室内多蝇场所,如餐饮后厨、农贸市场等,用过后连同捕获的蝇类一起处理掉。
三、防制标准
GB/T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虫
GB/T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
四、化学防制
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蝇类是快速降低蝇类密度的主要手段,但在蝇类的防制中化学防制只能作为环境防制和物理防制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方法。
(一)杀灭蝇蛆
用压缩喷雾器将稀释后的杀虫剂,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有效剂量均匀的喷洒在蝇类孳生地的表面。
(二)杀灭成蝇
(1)毒饵灭蝇
将毒饵放在浅盘中,放置在蝇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即可。
(2)使用滞留喷洒药剂灭蝇
滞留喷洒是将残效期长的杀虫剂,喷洒苍蝇聚集场所。
附:滞留喷洒使用注意事项
室内栖息场所:喷幅之间有5cm交叠,喷洒从顶到地面,用一个向下的动作完成一幅,向旁边迈出一步,从地面喷到顶保持喷杆头距墙45cm。当向墙的顶端喷洒时,身体向前倾斜,当喷头向下时回到原位。按顺时针方向移动,直到完成整个房间的喷洒。
(3)空间喷雾灭蝇
空间喷洒是快速降低室内、外环境蝇类密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室内:根据室内体积,杀虫剂使用剂量、喷雾器流量计算喷雾时间喷雾时首先关闭窗户,从里向外喷雾,喷雾完毕关闭房门。
主办: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二连浩特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25010034 蒙ICP备06004680号
蒙公网安备15250102000125号 联系电话:0479-7511517
邮箱:elzwgk@163.com
发布日期:2024-06-05 09:22 点击量:232
来源:二连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背景依据
根据《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一城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一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一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蟑螂、蚊、蝇)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针,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鼠、蟑螂、蚊、蝇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水平,有效预防病媒生物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单位责任,保证工作经费。使鼠、蟑螂、蚊、蝇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遵循“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鼠、蟑螂、蚊、蝇栖息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鼓励有害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PCO)以市场化形式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三)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病媒生物宜孳生栖息的重点单位场所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
(四)根据《病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工作资料完整,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06-05 09:22
来源: 二连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朗读一、背景依据
根据《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一城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一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一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鼠、蟑螂、蚊、蝇)防制技术方案的通知》。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动手、社会参与、依法治理、科学指导的工作方针,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鼠、蟑螂、蚊、蝇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水平,有效预防病媒生物媒介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二连浩特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单位责任,保证工作经费。使鼠、蟑螂、蚊、蝇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遵循“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并重”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鼠、蟑螂、蚊、蝇栖息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鼓励有害生物防制专业服务机构(PCO)以市场化形式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三)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病媒生物宜孳生栖息的重点单位场所开展防制技术培训和监督检查。
(四)根据《病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加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工作资料完整,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主办: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525010034
蒙ICP备06004680号 邮箱:eldzzw@163.com 联系电话:0479-7523179
承办:二连浩特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152501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