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委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1-11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16.7万元,同比增长17.87%,增速较1-10月提升5.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8%,增速较1-10月提升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130.8万元,同比增长8.1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0822.8万元,同比增长12.73%,民营企业实现利润1308.0万元,同比下降19.02%。三大门类“两增一降”,采矿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470.2万元,同比增长87.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083.0万元,同比增长1.42%;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63.5万元,同比下降33.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71.6万元,同比增长3.99%;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111.4万元,同比下降4.49%;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633.7万元,同比增长35.43%。
二、固定资产投资有力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0.7%,占全部投资比重77.6%;非国有投资同比下降30.4%,占全部投资比重22.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1.8%;第二产业同比下降46.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2.2%。
三、消费品市场效果显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910万元,同比下降7.8%,降幅较1-10月收窄0.7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68739万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1-10月收窄1.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9171万元,同比下降9.7%,降幅较1-10月收窄1.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类商品持续增长,其中:粮油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56%、22%、15%,分别比1-10月提升3、4和4.6个百分点;家具家电类同比增长2.1%;药品类同比下降16.2%,降幅较1-10月回落8.8个百分点;汽油类同比下降15.5%,降幅较1-10收窄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餐业同比下降32.1%,降幅较1-10月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同比下降52.6%,降幅较1-10月收窄1.3个百分点;餐饮业同比下降27.3%,降幅较1-10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缓慢复苏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19434.2万元,同比下降16.25%,降幅较1-10月收窄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收入完成970.1万元,同比下降58.76%,降幅较1-10月收窄0.1个百分点;仓储物流业收入完成7752万元,同比下降17.67%,降幅较1-10月收窄3个百分点;货运代理业收入完成2334.2万元,同比下降48.39%,降幅较1-10月回落0.96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收入完成8377.9万元,同比增长8.51%。
五、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624万元,同比下降1.79%,降幅较1-10月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542万元,同比下降10.61%;非税收入完成13082万元,同比增长14.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5848万元,同比下降3.85%。截止11月底,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3.83亿元,同比增长31.54%,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81.7亿元,同比增长29.83%,。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6.29亿元,同比增长12.31%,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1.69亿元,同比增长10.53%。
六、口岸贸易活力逐步增强
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1769.96万吨,同比增长4.9%。其中:进口1415.76万吨,同比增长4.3%;出口354.2万吨,同比增长7.1%。口岸进出口贸易额224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进口149.8亿元,同比下降0.5%;出口74.2亿元,同比增长8.7%。完成对蒙贸易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10.9%,对俄贸易额48.8亿元,同比下降20.8%。口岸进出境人员29.18万人次,同比下降86.1%。其中:进境14.44万人次,同比下降86.3%;出境14.74万人次,同比下降86.0%。
七、旅游市场低位徘徊
旅游业总收入累计实现15.74亿元,同比下降69%。其中旅游创汇2947.39万美元,同比下降92.6%,降幅较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累计75.45万人次,同比下降64.6%,降幅较1-10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16万人次,同比下降92.6%;接待国内旅客68.29万人次,同比下降41.1%,降幅较1-10月收窄1.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当前全市经济运行回稳态势持续巩固,但仍面临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下阶段,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推动我市经济持续企稳向好。